欢迎访问新媒体法治网!
当前位置:首页 > 法纪通报 > 正文

关于遴选蓝碳研究与应用示范样品分析服务单位的公告--政府采购

发布时间:2024-09-22来源: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:佚名

  关于遴选蓝碳研究与应用示范样品分析服务单位的公告

   

  根据工作需要,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就“蓝碳研究与应用示范”向社会公开征集样品分析服务单位,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
  一、项目内容和成果要求

  本项目经费预算金额(最高限价):33.00万元(人民币叁拾叁万元整),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要求如下:

  (一)主要检测内容

  (1)海水沉积物样品检测:

  1)海水样品的前处理:主要对沉积物样品进行烘干、研磨、过筛、酸化等处理。

  2)检测项目:δ13C、δ15N、有机碳、氮、全碳

  3)检测方法:利用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进行氮、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;有机碳、氮采用大进样量的元素分析仪进行分析

  4)测试精度:δ13C<0.1‰; δ15N<0.2‰;C%:< ±0.5%; N%:<±0.3%

  5)样品数量:约280个。

  (2)典型生态系统滤膜调查样品检测:

  1)滤膜样品前处理:主要对滤膜进行烘干、研磨、过筛、酸化等处理。

  2)检测项目:δ13C、δ15N、、有机碳、氮

  3)检测方法:利用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进行氮、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;有机碳、氮采用大进样量的元素分析仪进行分析

  4)测试精度:δ13C<0.1‰; δ15N<0.2‰;C%: <±0.5%; N%:<±0.3%

  5)样品数量:约300个。

  (3)红树林土壤沉积物样品检测:

  1)样品的前处理:主要对沉积物样品进行烘干、研磨、过筛等处理。

  2)检测项目:Pb210、Cs137

  3)检测方法:利用γ能谱仪对沉积物进行铅210、铯-137分析;

  4)测试精度:Co-60点源1.33 MeV 处能量分辨率(FWHM)≤ 2.3 keV;

  5)样品数量:约200个。

  (二)主要成果要求

  1.完成时间

  本项目要求在样品提交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分析工作。

  2.成果提交

  在全部样品提交后15日内完成《蓝碳研究与应用示范样品分析检测报告》。

   

   

  二、服务单位资格

  1.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/单位法人:提供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副本,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。

  2.具有依法缴纳税收的良好记录:提供2022年1月份至今任意3个月的依法缴纳税收证明复印件,投标人是零报税的,应提供由税务部门盖章的纳税申报表。

  3.参加本次项目近三年内(成立不足三年的从成立之日起算),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。

  4.供应商应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(提供履约能力承诺函)。

  5.必须为未被列入“信用中国”网站(www.creditchina.gov.cn)失信被执行人、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名单、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和中国政府采购网(www.ccgp.gov.cn)的“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”的投标人。

  三、响应文件、时间、地点及联系人

  1.响应文件以中文编写。

  2.响应文件为纸质响应文件。纸质响应文件一式3份,其中正本1份,副本2份。每份申请书要注明“正本”、“副本”字样,正、副本不一致,则以正本为准。

  3.报价截止时间:2023年9月25日下午17:30(以收到日期为准)。

  4.申报文件递交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灵桂大道327号电商大厦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10楼1012房

  5.联系人:郑雅彬 15060385231

   

  四、评选办法

  由我院对投标材料进行综合打分,得分最高者为本项目中标单位。

  具体事项详见申报指南

   

 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

  2024年9月20日

  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hnsthb.hainan.gov.cn/xxgk/0200/0202/zwgk/zfcg/202409/t20240921_3735475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新媒体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5、010-53382908,监督电话:1851846985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qg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06414697 通联QQ:1224368922